批量下发定时在十秒左右的定时引信,和炸药一组合,就成了前线士兵最爱的“攻坚手榴弹”。
王忠了解到这种“手榴弹”之后,大笔一挥,给使用这种手榴弹的爆破手赐名“威龙”。
总之,罗科索夫二型装备了122毫米炮,还装备了专门研制的混凝土侵彻弹,以及同样专门研制的超级白磷弹,可能在穿甲能力方面只是和100毫米炮持平,但混凝土侵彻弹和白磷弹在反坦克方面一样强大。
毕竟这个年代的坦克没有防崩落内衬,也没有内部正压三防系统。
卡舒赫:“罗科索夫二型目前已经装备多少了?我的方面军只有42辆,刚好两个团。”
基里年科:“我有一个团,应该是尤金那边最多吧。”
尤金:“我确实有三个团,也没有比你们多多少,主要罗科索夫一型就已经足够面对大多数问题了,二型变化有点大,坦克手们熟悉新车需要时间。
“等他们熟悉完新车,优罗巴的战争都结束了。”
没错,这就是罗科索夫二型没有全面取代罗科索夫一型的原因。
等战争结束,一型自然可以停产,全力以赴生产二型,在那之前,一型凑合用也能应付大多数情况。
巴甫洛夫:“其实前线反装甲的需求没有那么强,涡流和自行火炮部队的152自行火炮都能反装甲,最近还有批量生产的‘神箭’,那东西经过改进之后,部队反响好极了,有的部队甚至都不要反坦克炮,整天嚷嚷要神箭发射车。”
王忠让两个未来的大拿去搓反坦克导弹,没想到他们真搓出来了,现在搓到第三版了。
王忠指示他们说,一定要在易用性方面下功夫,结果这俩搓出了完全傻瓜式的第三代神箭,十年级毕业的大头兵训练俩月就能做到7成命中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