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野心,又为文老太傅常年打造的直臣形象所蒙蔽,错估了言论之力,最后才会被舆论所逼,惨淡收场。但苏瓷深知文氏的野心,他不可能毫无作为。但新君登位,文氏功不可没,要动文氏并不容易。
苏瓷须得顺势而为,因此阿宁决定,这个势由她来造。借帝王之手,将文氏打下神坛。
三个月后,大渊清流之间窜起一股言论,如燎原之势激起清流文士对文氏的旧怨。他们斥责文氏一手独揽大渊文教,文渊阁曾也是广济天下学士,如今文氏门人多为氏族子弟,沦为权贵的工具,又道天下学术,有教无类,该是百子同堂,各领风骚。
这番言论被这群人编成了脍炙人口的唱曲,很快便传遍了淮水南北城镇,因其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终于被言官搬到了朝堂之上。
文氏府内,老者眉目深沉,今日文永昌返家之后便去了老太傅的书房,将朝中之事讲与他。其实,在这番言论升起之时,文氏便派人去查过,那些清流之人散乱,又各居南北,难以买通。原本文氏只当一个小插曲,并未理会,毕竟这些年清流隔三岔五便要找一找文氏的麻烦,但文氏亦未想到,这一次,他们居然能造起这么大的影响。
“君上怎么说?”
“君上并未回应此事,似乎是想冷淡处理。”
听到这句,老者一直蹙着的眉复才松了松,毕竟皇帝还是顾念文氏之功的。
“可让人去处理?”
文永昌闻此,不由叹了口气,“这些人根本没有一个牵头之人,捂住一两个人的嘴根本没用。若要压下来,要么须得一大笔钱全部买通,要么……”
文永昌比了一个狠厉的手势,但如今新帝手眼通天,大渊之事瞒不过他,若真有那么多清流之人意外身亡,便是事及命案,皇帝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而,选择只有第一个。
“可……”文永昌有些为难,“父亲,这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