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第一,会试第二,殿试第一,就这科举成绩,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了。
那个时候,杨慎也算是个热血男儿。大礼仪之争时,他甚至喊出了“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的话,被嘉靖皇帝打了两次廷仗,差点就交代了。
在被发配云南的时候,嘉靖五年时,听说寻甸的安铨、武定的凤朝文作乱,便率领家僮和步兵一百多人,快速赶到木密所,与副使张峩用计平凤朝文起事。可以说,年轻时候的杨慎,真的是一腔热血。
此时,他听到戚继光这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话,犹如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顿时就激动了起来。
这不,就听杨慎立刻便追问道:“他这诗句的全文有么?”
对于他这样的才子,遇到让他欣赏的诗词,自然是非常想要一览全貌的。
朱海军听到他的要求,便去找了下,还真有,便念给杨慎听道:“有的,全文是这样的”
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呼尊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黄峨听到这首诗,都是眼睛发亮,给夫君转述的时候,念起来抑扬顿挫,比朱海军念更有情感。
杨慎听得大为振奋,就好像他自己年轻了好多岁一样,抚掌笑道:“好啊,好啊,十九岁时便有此志向,真乃朝廷栋梁也!”
说完之后,他便兴奋地追问道:“可否说说这位戚继光小兄弟的事迹?”
杨慎在云南和四川的时候,不怎么受倭寇影响,因此没多大感受。但是他这次乘船东下,却是有了极大的感受。
应天府啊,大明朝的陪都,竟然被倭寇如此横行,而朝廷官军却不敢动,以至于百姓都不敢东下扬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