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为博陆王。
北宋时期的宦官童贯,以其办事才能和宰相蔡京的推荐,得到徽宗赵佶的重用。童贯在军事上屡建奇功,如监军西击夏国、收复积石军、洮州等,因功晋升为校检太尉,领枢密院。宣和七年,童贯因收复全燕之境,被封为广阳郡王。
王承恩和这三个人比,都有不同,最像的,是唐朝那位。但是,也还是有不同。
唐朝那位,是拥戴之功,但是王承恩却不是,皇帝封他的爵位名字上就已经很好地说明了,是因为忠义!
并且,王承恩并没有在人前显威,就只是默默地站在皇帝身后做事。从登州府起兵之后,他管的是辎重营,也依旧是幕后之人。
或许,他的功劳,和大明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还有大汉开国之萧何,有相似之处。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他陪同皇帝经历了死生之事,又有王德化,王之心等人对比,更显出王承恩之忠义。
王爵啊,多少人都为之羡慕的,王承恩得到了!
不过历史上的宦官封王,都没有好下场,两个被杀,宋朝那位被废,被贬。
王承恩将来如何,难说!
如果他因此开始骄傲自满,飞扬跋扈,说不定也会落得不好的下场。
但是,功劳第一的是天师,并且天师是有帮皇帝分忠奸的。有天师在,王承恩会变么?
其他人替王承恩操着心,但是此时的王承恩,却是激动万分,在震惊之后回过神来,便叩谢天恩。
不管如何,这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在王承恩之后,金銮殿内所有人都看向崇祯皇帝,心中好奇,不知道下一位封赏的人是谁?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