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1999年,海南省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定安、临高、东方等市县先后组织招聘大学生“村官”。同年,浙江省宁波市采用公开招考方式,成为全国第一个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地区。
这一时期,大学生“村官”人数较少,但形式多样,逐步打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回流到农村的正式渠道,为后来发展积累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面的发展时期。
自2008年3月全面启动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以来,共有130万多名高校毕业生自愿报名应聘,各地共选聘15.9万名大学生“村官”,加上2008年以前部分省区市自行选聘的,目前共有20万名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一线干事创业。
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工作以后,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和特长,积极为建设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作出贡献,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而周正南能够来到小官庄,绝对是一个偶然。
周正南的老家也是山东的,不过她的老家在沂蒙老区,她的家在一个山套里,所以她的家乡发展的很慢,本来她毕业后是想要回到家乡,帮助自己的相亲们发展致富的,不过她的父母死活不同意,就连跟她同村的人也不愿意她回去,所以她只能是毕业后在当地找工作。
可工作并不是那么好找的,等她的钱花的差不多了,可还是没有找到工作,最后听说了大学生村官的事情,她也就去报了名,因为她没有钱也没有关系,在分配时,就只能被分到了一个,人口只有三百来人的小村庄,最后周正南还是咬着牙来上任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