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动力。
永恒的教训:不要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球员进行“赢或者回家”的对决。
马刺的战术围绕着节省邓肯的体力展开。波波维奇在比赛开场甚至使用巴西内线斯普利特首发,试图和快船玩“下等马对上等马”的博弈。
里弗斯心想,你觉得我会怕吗?我们的at打满全场48分钟都不是问题。
就在双方紧张地拼斗,互相斗智斗勇的时候,快船队的一根紧绷的弦忽然断了。
格里芬接到于飞内传内的空中接力灌篮,落地后竟然扭伤了大腿。
过度依赖主力球员的代价最终回到了快船身上。
尽管在西部决赛中表现并不理想,但里弗斯依然让格里芬场均出场40分钟。
因为很多时候,核心球员的表现固然最重要,可如果他们发挥不佳,让他们在场上继续“存在”也算是物尽其用。
在马刺面前,快船是下等马,他们没有资格“打一局换一张牌”,可用的球员必须往死里用,直到他们出现问题为止。
格里芬受伤的那一刻,里弗斯心中闪过一个罪恶的念头:幸好受伤的不是弗莱……
但是,回到现实中,他也清楚地知道格里芬的受伤意味着什么。
于飞可以对抗邓肯,也可以对抗加索尔,但他不可能同时对抗两个人。失去格里芬,就意味着失去了制衡加索尔的关键力量。无论快船换上帕楚里亚还是布朗,都无法阻止内线的失衡。
局面开始恶化,每当快船要一口气缓不过来的时候,于飞就会有惊人的统治级表现。
他会在内线打出2+1,抢到关键进攻篮板助攻队友命中三分,然后面筐单打邓肯或者大加,甚至像个中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