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厂不仅仅是朝廷的官厂,更是他们的立根之本。
缇骑仍然没有出动镇压的打算,而是压阵,既盯着匠人,又盯着衙役,衙役在慢慢控制局面,
缇骑要防止意外的发生,不让局面进一步的恶化。
即便是匠人们占据了厂房,在缇骑看来,这依旧是一种非暴力抗议形式。
在万历九年江南奴变的时候,大明皇帝,就对暴力抗争和非暴力抗争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不持有甲胄、强弩、火铳;不袭击朝廷的衙役、缇骑;没有伤、死;为非暴力。
“官厂有今日之结果,都因为当初的错,你看到那个人了吗?就是躲在众多匠人身后的那个魁梧壮汉,他叫杨滚。”姚光启对着王谦说起了一个人。
马三强案里有个工盟魁首叫做徐四海,名曰工盟,实则工贼。
而姚光启所说的杨滚,其实就是和徐四海一样的人,是丙字号工坊的大把头。
上海机械厂在草建的时候,就犯下了致命错误,传帮带介绍匠人入厂,盲目扩大规模,导致官厂有了一大堆的徐四海。
权力的末梢,最容易被野心家篡夺,或者最容易异化。
杨滚就是典型,他原来是勤勤恳恳的匠人,在机械厂建立的时候,积极招揽同乡匠人、不怕苦、不怕累,积极负责,赢得了官厂总办会办们的认可。
但杨滚有两个有些混账的儿子,时间稍长,杨滚的心思就变了,他希望自己可以‘永久性’的‘完全’代替匠人,和雇主们谈判。
永久性,就是他安排了自己的儿子进了官厂,让他的儿子代替他去笼络人心,父死子继;
完全,就是匠人们不得越级上告,只要发现轻则打骂,重则以老家有事,替这位匠人请辞。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