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帅坐。”朱翊钧和戚继光有很多的话题可聊,戚继光带兵打仗是主业,他会种地,还会寻矿,这些农桑事儿,张居正都不是很明白,朱翊钧也只能找戚继光说道说道。
“戚帅在京营推动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说军兵嫁娶,要书记核准报闻把总,可有此事?”朱翊钧问起了他从军兵处听到的消息。
戚继光点头说道:“陛下圣明,确有此事,臣打算试试后,再奏闻陛下。”
这不是戚继光瞒着皇帝要做什么,是小范围实践,确定没有太多问题后,再报闻皇帝推行。
“发生了什么事儿?”朱翊钧询问起了究竟,戚继光做事从来都不是临时起意。
“京营锐卒来自五湖四海,这娶妻就很难知根知底了,入朝抗倭后,发生了一些事儿,军兵的反应比较激烈。”
“有奸佞之徒,把主意打到了抚恤银之上。”戚继光已经用尽量委婉的语气,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朱翊钧惊骇无比的说道:“疯了吗?”
如果在老家,娶妻的时候都会打听打听情况,可到了京营里,就变得非常困难,在入朝抗倭发生后,一些个媒人,就开始做起了一门古怪的生意,嫁锐卒。
如果京营军兵从前线活着回来了,那他就是英雄,皇帝的恩赏之丰厚,天下闻名,跟着丈夫过一辈子都不会吃苦;
若是锐卒死在了前线,这抚恤银,就可以拿到手里,保一辈子衣食无忧。
京营讲武学堂,那是京师数得上的顶级学堂,丝毫不亚于名儒学堂。
这本来是个好事,军兵以前社会地位低,现在有人上赶着嫁上门,是好事。
但京营镇抚司,也就是军事法庭,在入朝抗倭之战结束后,收到了十二份诉状,这些军兵发现自己被骗了,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