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查账发现,开支合理合法,就不是贪腐了吗?这样只会制造出一种‘清廉’的假象来,其实还是贪腐造成的低效。
“这北衙的奏疏朕看完了,都察院、六科给事中这些个意见篓子,平日里话那么多,为何对侯于赵的事儿,一言不发?”朱翊钧发现了个怪事,侯于赵这个活阎王,居然没有被弹劾。
按照过往殷正茂、凌云翼、王一鹗、申时行的待遇,科道言官早就连章上奏,把侯于赵骂的体无完肤了,但这次,科道言官视而不见,一言不发。
冯保低声说道:“陛下在,胡说两句也就罢了,权当是责难陈善,陛下不在,胡说八道,等陛下回京,承天门大刑场要走一遭的。”
“这选贡案闹得这么凶,现在出来说话,很容易被人视为和逆党有瓜葛,谨言慎行,才是道理。”
科道言官又不傻,浙江闹到今天这个地步,都要从仁和县一场大火说起。
侯于赵的行为,是替陛下泄愤,科道言官在选贡案期间胡言乱语,那根本不是履行职能,是在找死。
皇帝那根神经,现在是最为敏感的时候,非要触这个霉头,是自作孽不可活。
不打勤不打懒,专打那个不长眼。
万历维新十七年了,什么时候能胡说,什么时候不能胡说,科道言官们很清楚,申时行、王家屏可以弹劾,侯于赵不能。
“咱大明的科道言官们,身段和申郎中一样的柔软。”朱翊钧明白了原因,明哲保身可是官场上的整体默契。
“陛下,王次辅来了。”一个小黄门匆匆走了进来,王崇古突然来到了莫愁湖行宫。
“宣。”
“臣拜见陛下,陛下圣躬安。”王崇古俯首见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