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自己和解,安慰自己,陛下比太祖高皇帝宽仁。
朱翊钧对于这种风力舆论的改变,没有过多的理会,因为大宗伯沈鲤上了一本奏疏,为皇帝陛下系统性的解释了一件事,那就是为何费利佩二世可以借到钱打仗,而大明不能。
在近一百年的时间里,随着西班牙、葡萄牙在海上的不断开拓,尤其是富饶银矿的开采,让大量贵金属涌入了泰西。
这一百年时间里,泰西出现了一种古怪的现象,一股妖风刮遍了整个泰西,甚至连奥斯曼人都无法幸免。
这股妖风的主要特征是:物价迅速上涨、货币快速贬值、出现各种假币、投机现象泛滥成灾。
沈鲤以大明最了解的葡萄牙举例,在百年时间里,一斤粮食的价格翻了整整十二倍,大明南衙一石粮才三钱银,而在泰西,一石粮的价格就要三两银子之多。
日不落的荣耀,费利佩没有和穷民苦力共享,大航海的丰厚利润,也就是黄金和白银,掌控在少数人的手里,但市场上各种货物价格的飙升,让所有人窒息。
于是荒谬的事情发生了。
在根本不需要更多粮食、土地、货物、人口的情况下,泰西所有肉食者都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更多的供应货物,增加供给,减少物品价格,防止因为‘买不起的贫民’引发的暴动和骚乱。
此时的泰西已经陷入了极度富有和极度贫困的矛盾状态,极度富有是大量贵金属涌入,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极度的贫困是穷民苦力买不起任何的商品,连最基本的盐、吃、衣都无法购买。
分配可不仅仅是大明的难题,白银堰塞,也不是大明独有的现象,财富在大都会集中,货物也在这些大都会集中,人们开始自发的流动,而泰西的城市管理,自古就非常的糟糕。
人口流动,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分化,也加剧了耕种人口减少,土地抛荒和粮食减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