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没有什么遗漏,才心满意足的睡去。
清晨的朝阳将金色的光芒洒在了皇宫之中,充实的一天又开始了。
而这一次,关于戚继光进京领赏之事,廷议充满了火药味,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战,好不热闹,不过这都跟月台子上认真读书的朱翊钧没有多大的关系,他在认真学习。
偶尔听两句,才知道戚继光为何不能封爵,甚至连进京领个赏都如此的艰难。
朝中将戚继光视为缀疣,意为赘疣,即多余无用之物。
而且这还不是一家一人之观点,甚至在朝堂上是大多数人的看法,而且这种观点,不仅仅是文官,还有武勋。
甚至是戚继光麾下的义乌兵,是如此认为。
自从隆庆和议、俺答封贡之后,北虏不再南下,就是有小股的流寇,给点银钱也就打发了,而练兵的戚继光,还有何用?
戚继光调任蓟辽任总兵官,前后三镇之地归其约束管辖,麾下十余万人,靡费极重,结果却是大功没有,小功不断,这要是每次都大肆恩赏,其他将领岂不是要心生怨言?
修文以柔远人,方为天下九经。
修文以柔远人,刚刚获得了大成功,俺答封贡就是铁证!
修文以柔远人,一来节省朝廷开支;二来没有悍勇武夫犯上作乱;三来兴文匽武修仁德;四来可以借着修城墙御敌来做账。
从嘉靖三十五年到嘉靖四十五年,大明和俺答汗打了十多年,死了十多个总兵官,每年上百万银下去,依旧没打赢,这是耻辱。
但是通过修文以柔远人,完成了边方安定。
大明和鞑靼俺答汗冰释前嫌,已经和解了,那是不是代表练兵无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