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少一蠹,这些衙蠹可谓是坑蒙拐骗偷无恶不作,其害甚于匪、帮的等众;
第六是黑工坊,不遵照圣旨和力役签订合同,而是以类似于卖身契建立生产关系的黑工坊,比比皆是;
第七是官商勾连,六房贪腐,给这些商贾行了太多的方便,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以至于百姓喊冤无门;
第八是纵容私蓄奴仆,西土城迁来豪奢户,家家户户蓄奴,少则十数人多则百余人,顺天府衙门尸位素餐,冷眼旁观。
“八件事,每一件事都不是诬告,但是这几个给事中、御史,就不问问,为何如此?六房书吏干事、衙役,八成都是城中势要豪右的门生故吏,杨俊民怎么管?拿什么管?”
“什么狗屁的天朝上国!什么狗屁的天子脚下,首善之地!”朱翊钧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一把扯下了盖在堪舆图上的红绸布,看向了刺眼的顺天府‘百一’的字样,越看越觉得刺眼。
“冯保!”朱翊钧盯着堪舆图看了半天,大声的说道。
“臣在。”
朱翊钧看着堪舆图说道:“宣戚帅来。”
“臣遵旨。”冯保再拜,他亲自去了大将军府请戚继光到通和宫来。
杨俊民不是罪魁祸首,否则就不是八件事,而是九件事了,杨俊民贪腐就会首当其冲,但杨俊民没有贪腐。
杨俊民回京这几年,真的是兢兢业业,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但顺天府衙门从上到下,全都是贵人们的门生故吏,京师风气变成这样,八成的原因都是因为这些虫豸。
杨俊民还不是王希元,真的得罪不起这帮贵人,王希元是元辅帝师的门生,皇帝的同门师兄弟,还有前往云南巡按的功劳在,简在帝心。
杨俊民有他父亲的关系,可杨博当年是斗败致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