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难了,京营驻扎的地方就已经是最不忠的地方了。
朱翊钧看着堪舆图觉得好玩,越靠近驰道、越靠近运河,应征者的比例就越高;
这么多年皇帝的努力,没有白费。
“其实这份堪舆图提醒朕了。”朱翊钧颇为感慨的说道:“万历十三年林辅成说,万历万历,万家皆戾,朕一脚把他踹到了南洋去,但今天看着这堪舆图,确实如此。”
“松江府这3%,其实也不算多,先生,松江府可是大明唯一一个完成商品经济蜕变的,只有3%,真的很少了。”
松江府的穷民苦力过得日子很苦,辛苦一天只能赚三五十个大钱,可即便如此,松江府穷民苦力的生活,已经是乡野农民无论如何都会羡慕,求之不得的安稳了。
按理说应征人数和总人口比例,也就是动员率,和生产力正相关,毫无疑问松江府的生产力极强,松江府的组织能力也很强,松江府的3%和顺天府的1%都不算高。
后世,工业时代,能把动员率拉到10%甚至更高,松江府这3%低于了大明农业社会的4%,很能说明一些问题了。
人们心里有怨气,林辅成没说谎话,只能说这几年执行分配,减缓了部分的分配问题,但远谈不上解决。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把分配卷拿出来继续念经了。
松江府和顺天府的情况是非常类似的,顺天府几乎完成了商品化经济的蜕变,之所以有1%和3%的差别,是因为松江府吃满了开海的红利,而顺天府没有。
年富力强的君王,在看到了这份近乎于忠诚度测试的堪舆图时,首先是反思自己是不是没有做好,尤其是没有做好分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但年迈力衰的君王,在看到这副堪舆图的时候,会作何感想?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