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这怎么可能呢?一个深居九重之上,一个行泥之中,怎么可能利益趋同。
潞王猛的坐了起来,他看著池水,看著落叶,他有些不確信,但好像的確是这样。
歷史证明,朝廷强能控制地方则向治,朝廷弱控制不了地方则丧乱,最典型的就是安史之乱,彻底打碎了大唐朝廷的权威,藩镇割据,民不聊生。
“怎么会这样呢?怎么可能是这样呢?”朱翊鏐喃喃自语,他得到的这个答案过於离谱了一些。
他跟著皇兄一起长大,亦步亦趋,他读过很多史书。
中国历朝歷代的政治脉络,是从夏商周春秋战国的贵族政治,到汉隋唐的世家政治,再到宋明的士绅官僚政治逐渐演进。
到了大明已经完全是官僚政治的巔峰了。
这恰好佐证了他的想法,底层和顶层利益,在一场又一场倾覆之祸的天下大变之中,在逐渐趋同。
按照皇兄的说法,皇帝就是最大的士绅头子、地主头子,但朱翊鏐觉得自己的理解有些片面了。
这句话正確的理解是:皇帝应该天然站在百姓的立场上。
因为皇帝真的做一个最大的士绅头子、地主头子,就能治理好江山社稷,那怎么会有改朝换代的事情发生?而且每隔几百年就要来一次。
显然,皇帝不应该是一个士绅头子、地主头子,否则改朝换代就是必然。
“去通和宫!”朱翊鏐思考了许久,他觉得自己已经离捅破窗户纸只有薄薄的一层了,但他就是想不通一个关键,顶层和底层利益如果能做到完全一致,是否能够避免改朝换代。
朱翊鏐火急火燎的赶往了通和宫御书房,衝到了皇帝面前,挥舞著手臂,把自己思考讲了出来。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