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南四大家还债了,那就只能另找理由了。
“下章李乐、王希元、侯于赵,暂缓机械工坊营造,不要闹到毁奇技以安民生的地步。”朱翊钧思索了片刻,朱批了第一本奏疏,决定暂缓。
万历四年,苏州府有一匠人名叫王二小,师从黄子复,心灵手巧,制作了一台水力驱动的纺机。
本来王二小觉得凭借着这等奇物,自己怎么也能混个富家翁,结果这一台顶八台,一台减二十人的水力纺机,被苏州府以妖器惑众的名义给砸了。
王二小只能制作一些奇技淫巧之物,博人一笑为生,后来黄子复因为谭纶举荐,成为了格物博士,将王二小叫到了京师,改名王亶义,先在全楚会馆家学堂读了三年的书,而后又在格物院读了五年,顺利通过了格物院的考试,进入了格物院成为了格物博士。
王亶义,在格物院上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名字就叫《毁奇技以安民生》,真的不是苏州府不让王亶义发财,实在是当时这水力纺机造成了苏州府近千人无以为生,苏州知府衙门,只能砸掉纺机,安抚民生。
这个困局,在十四年后的今天,在三地的纺行业再次展现了出来。
冯保看到了陛下的朱批,眉头紧蹙的说道:“匠人、织娘每年要劳作三百余日,每日六个时辰,从早到晚,百般辛苦,只换取微薄收入糊口,手停口停,若是机械工坊营造推行,可让匠人每年少辛苦数十日,每日少辛苦一两个时辰,岂不美哉?”
纺工匠十分辛苦,一年到头都休息不了几天,每天都要干六个时辰,而一天工钱,不过区区五十文大钱,也就是七分银,一年看起来有二十银之多,京营锐卒一年额俸才不过十八银。
但匠人、织娘可不比京营锐卒,京营管住管饭孩子还能上学,对于匠人、织娘而言,这柴米油盐水食,衣食住行都是钱,一年到头一个壮劳力,最多也就只能剩下六两银子,养一个孩子就已经十分吃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