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礼部用了个怪招,所有签署了契书的学子,都要附籍京师大学堂,直到履约结束,户籍才会转到户部落在京师,一旦中途违约,学子的户籍会被盖上违约字样,发回学子老家。
其实皇帝、礼部官员、朝廷完全是想多了,就是没有那么多的怪招,也不会出现大面积的违约,因为朝廷给编制。
他们这批医学生可不是什么闲云野鹤,是吃朝廷皇粮的!
在大明想吃皇粮、上赶着给皇帝尽忠的人,如过江之鲫,这是连银子都买不到的官选官地位。
那松江府孙克弘为上海大学堂捐了快二百万银了,到现在也就个九品松江远洋商行商总,算是混了个官身。
为了顺利毕业,顺利吃上皇粮,这批学子头悬梁锥刺股,不敢有分毫的懈怠,生怕考试不合格,被医学院开除,要通过医学院的最终大考,才能吃上这份皇粮。
朱翊钧挥了挥手,笑着说道:“冯大伴,发吉盒。”
“臣遵旨。”冯保俯首领命。
皇帝发给毕业生的礼物,这些学子算是天子门生,作为座师,朱翊钧给弟子们一份毕业礼,理所应当。
毕业吉盒里有银币两枚,外科道具一副,针灸铜人一个,药杵药臼一对、戥子秤一对,解刳论一本,预防卫生与简易方一本。
除此之外,还有皇帝本人写的,三经厂雕版刊刻的皇帝寄语一份。
缇骑入场,将一份份的吉盒赠送给了毕业的医学生,寄语内容很简单:医道至简,医者仁心,四海八方纳斯民于寿康,际天极地召和气于穹壤。
这句话是永乐至景泰年间的礼部尚书胡濙写在《卫生与简易方》里的话,皇帝觉得好用,就一直在用。
朱翊钧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