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但大多数的缙绅还是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减租、不兼并、配合朝廷赈济。
因为历史早就不止一次证明了,你的宅院修的再坚固,被流民冲击也是一冲就散,和小地主没什么区别,要么在流民的锅里,要么和流民一起流徙。
民乱真的闹起来,皇帝修的皇宫都能攻破,你这地主家的宅院得修到什么地步,才能挡得住流民的冲击?
“绥远驰道扩建。”工部尚书辛自修拿出了一本奏疏。
绥远总督潘季驯、刘东星、忠顺夫人等人上奏,请命扩建驰道,绥远驰道的运力不够了。
煤炭、铁料、口碱、皮草、羊毛、牲畜等等货物,占据了驰道将近九成的运力,这导致了其他货物,只能依靠过去的骆队、骡车、牛车等方式运输。
朝廷在绥远驰道规划之初,就严重低估了绥远对运力的需求,即便是这次的扩建,也只是缓解而不是解决。
在绥远,驰道的价格更低,骡车、牛车的价格反而更高,一些个商贾,宁愿等待数月排铁马,也不愿意雇佣这些骡车、牛车。
造成这种现象,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安全。
铁马拉动的火车,配有工兵团营沿途保护安全,货物基本不会损失,但骡车、牛车在路上走着走着,就有可能被马匪给劫了。
马匪敢劫驰道,大明军就敢平叛。
所以商贾们宁愿等,也不愿意人货皆失。
潘季驯写了一本十分详细的奏疏,请命扩建驰道,并不是全线扩建,而是对关键线路进行扩建,卧马岗到五原府,胜州到五原府,归化城到宣府,以最小的成本,增加驰道的运力。
不是说宣府到京师这段驰道不忙,这段其实最为繁忙,但到了腹地,骡车、牛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