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鲤俯首领命,陛下总是不吝恶意的揣测这些大家大族,这里面有点小误会,解释清楚就行了。
李开芳值得皇帝操这么多的心,就一个横纵坐标轴,将数字、代数式和图像结合起来讨论,就让大明的算学迈出了及其关键的一步。
在短暂的插曲之后,兵部尚书曾省吾呈送了一本奏疏,要对大明九边两百万军兵进行裁军,规模从两百万缩减到一百万人的规模。
裁军得到了大将军戚继光的支持。
大明九边有边军两百万人,这里面有近半数不承担任何军事任务,甚至连预备役都算不上,就是典型的农户,这次的裁军,说是裁军,更像是确定身份,让这部分不是军兵的民夫,安心做农户去耕种。
大明军事支出没有变化,九边每年军饷依旧高达六百万银之巨,总体军事支出仍然维持在一千二百万银左右。
“自万历六年九边实饷以来,边军的战力一直在持续稳定的恢复,陛下,这次裁军是第一步,臣对九边构想如下,正营三,奇营一,援兵一,游击一,备御三。”戚继光站了起来,告诉了自己皇帝他的九边构想。
总兵领正营三个,九千人,为野战主要军事力量;
副总兵领奇营一个,三千人,最是精锐,为主力侧翼,战场上起到了保护侧翼、一锤定音的作用;
两名参将领援兵营一个、游击营一个,共计六千人,在防区内机动堵漏,就是填补漏洞,随时策应主力行动;
最后备御领备御营三个,九千人,负责守卫关隘、屯堡等地,不负责野外作战。
一镇三万军,九镇二十七万职业军人,就是戚继光的最终构想,哪怕是一百万军,也实在是太多了,太耽误农桑工生产了。
大明处处都缺人缺的厉害,而九边两百多万军不军、民不民的乞丐军,实在是有点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