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了改土归流之意。
湖广,其实在大明就已经有了湖南湖北之分,湖南多土司,朝廷很多政令,都无法推行,改土归流,大量任命流官,就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这个办法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愿意去的是少数。
解决发展不均衡的矛盾,在朝廷眼里是更加伟大的利益,但在大多数士大夫的眼里,个人利益才是更伟大的利益,已经成为了统治阶级的士大夫,完全没必要去这些危险的地方拼命。
王谦是威逼,徐成楚是利诱,两者办法,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减少地区发展不平衡这个矛盾。
朱翊钧处置了这几日积压下来的奏疏。
王谦已经回到了松江府,他上了本奏疏,感谢了圣恩给驿,又奏闻了一些事情。
松江地面,又想折腾黄浦江行宫了,这次要从四百亩扩张到八百亩,只比北衙皇宫的一千亩小了二百亩。
理由是圣上南巡常驻松江府,处理海事方便,随扈臣工需要居所,要营造官邸,这一次没有得到皇帝的批准,因为朱翊钧亲自去看过,完全够用,不用扩张一倍的面积。
松江府要是有钱烧得慌,可以送到内帑,大明皇帝缺钱缺的厉害。
“不是,这是要做什么?五年的陈化米能吃?”朱翊钧惊骇的看着奏疏上的内容。
松江府兴起了一股吃陈化米的风潮,戏称紫米,王谦上奏说:松江府贵人家,以紫色米为尚,无肯食白粳者,蒸而食之,散而不黏,饱满有劲,自带异香,入膳上选。
一年内的叫新米,一年到三年的为陈米,三年以上为陈化米。
朱翊钧是个种地的,大米,无论怎么储备,只要放三年以上,米的颜色就会逐渐暗沉,甚至隐隐透露出紫色,三年以上的陈化米,处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