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有些事,臣子是做不到的,就像给戚继光封爵一样,张居正就是千百个愿意,他也做不到,武勋册封只有皇帝能做。
同样,取消附籍的代价,人心向背,是由皇帝来承受的,那么就只能由皇帝来推行,否则一个不忠、一个僭越,两顶大帽子扣在了凌云翼的头上,他就吃不消了。
凌云翼显然很清楚这一事实,说完之后,重重的叹了口气,通和宫御书房西厅里变得安静了起来。
朱翊钧揉了揉眉心,他有些疲惫,思索着该如何是好。
取消附籍,让十八座大学堂,让丁亥学制惠及天下万民,符合朱翊钧让大明再次伟大的基本主张,这次的伟大,包括了穷民苦力。
但是取消附籍的代价,朱翊钧要坐到黄金马桶上,他的后半生将会被困在这京师之内,动弹不得。
朱翊钧不可能在顺天府不太忠诚的前提下,继续南巡。
这里面还不光是京营,还有松江水师附籍松江府,南洋水师附籍广州府,这些军兵,也都是既得利益者,强行取消的结果,基本可以预见。
大明京师最好的学堂是皇家理工学堂,次好的学堂,是上海大学堂,这两个学堂所覆盖的京营、水师,也都是受益者。
朱翊钧揉动着眉心,半闭着眼睛继续说道:“丁亥学制不弄成举孝廉、推荐信这种,咱大明的士大夫已经是极为忠君体国了。”
丁亥学制,有两个路线,第一个是兴修大学堂,再修师范学院,最后修三级学舍,另外一个路线是先修蒙学堂,再修师范学院,再修完三级学堂,最后兴修大学堂。
这两个路线一个是从上到下,一个是从下到上,好处和坏处都是非常明显的。
朱翊钧在权衡利弊后,选择了自上而下,因为他是皇帝,推行丁亥学制是朝堂,朝堂可以有效控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