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各地打欠条让山西供应煤炭?
“谁在对山西施压?谁在威胁山西?户部借着修驰道的两百万银,对山西施压,要山西低价保证煤炭供应吗?还是其他布政司仗着自己文化教育的优势地位,要求山西?”
“难不成想在大明弄个安史之乱出来?”朱翊钧闻言,语气颇为严厉的说道。
朱翊钧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徐州知府刘顺之面临的难题,保漕运还是保民生。
保漕运对上负责,保民生对下负责,刘顺之前面四任知府选择保漕运,把徐州搞得一团糟。
刘顺之选择保民生,既保住了民生,又保住了漕运。
大明眼下的外部局势,完全没有急迫到要牺牲山西来保证全国发展的地步,万历维新之前,大明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天朝上国,不过稍微有些虚而已。
万历维新之后,是真正的天朝上国!
周良寅莫非也面临了这样的胁迫?还是有人用他的升转威胁他?朱翊钧倒是要看看,谁这么大的胆子!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不仅仅是安禄山的野心,还有大唐长期对河北地区的朘剥导致人心向背,安禄山在第一年就死了,安史之乱打了整整八年。
安禄山死,安庆绪上;安庆绪死,史思明上;史思明死,史朝义上;史朝义死后,再没有一个号令群雄之人,在各自的割据头领的带领下,河北人继续抵抗。
这绝不是唐玄宗李隆基信任安禄山惹出来的祸,更不是杨玉环红颜祸水。
如果苛责山西,搞出不下于安史之乱的民变来,那才是因小失大,那才是大明耻辱,朱翊钧恐怕要跟李隆基坐一桌去了。
朱翊钧宁愿跟始皇帝、汉武帝这些暴君坐一桌,也不愿意跟李隆基坐一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