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大明的天,并非一直艳阳高照
张居正和皇帝的办法,其实殊途同归,只是张居正手腕更加狠辣、强硬,更加不留任何情面。
在他看来,王崇古身后名这个风波背后的真正矛盾,是私有制经济对公有制经济的全面绞杀。
如果皇帝让魏有山去挑起匠人心底的火气没有成功的话,停灵西山煤局,就成了兜底的办法。
这种全面绞杀,有许多原因。
朝廷掌控的煤焦钢铁烟草食盐等产业,掌握了物质的分配,可以说官厂的存在,是皇帝能够在各个方面能掀桌子的根本,比如面对天灾,如果弄到民怨沸反盈天,就执行军管配给。
这在过去,根本做不到,朝廷能够对地方予取予夺,就是因为掌握了这种物质的分配权力。
如果把大明看做一个人,煤炭、焦炭这些燃料,就是大明的血和肉,钢铁,就是大明的骨,驰道就是血脉和筋。
而烟草的利益之大,没有人能忽视,没有人不眼馋,朝廷的烟草,已经可以覆盖水师每年的支出了,而且增长速度极快,不出十年,可以覆盖大明所有军事支出。
其次就是王崇古建立的官厂制,是肉食者们的眼中刺,肉中钉,不仅仅是旧文化贵族,新兴资产阶级同样如此看待官厂。
因为官厂匠人的待遇实在是太好了。
民坊里的工匠,都以谋求进入官厂为人生的最终规划,想到西山煤局做个普通学徒,都是削尖了脑袋,挤破了头。
只要官厂存在一日,想要在商品经济下,建立强人身依附生产关系,也就是把人变成奴隶,就是痴心妄想。
官厂的分配制度,官厂将利润向下分配了三成,这三成利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