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台诗案所留下的阴霾消散,从太学到民间,忧国忧民之人,都敢于公开议论国家政策、法令,而不必担心被人拿去做文章。
于是,佳作频出,名篇涌现。
文人士大夫们纷纷歌颂于此。
“只是……”吕公著眼中闪过一丝阴霾,他压低声音,对李常道:“老夫恐官家这是醉翁之意啊!”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李常自然是全文背诵,早已倒背如流。
他顿时警惕起来:“恩相的意思是?”
他回首看了看福宁殿方向,感觉脖子有些冷飕飕的。
“恩!”吕公著颔首:“公择也想到了?”
“当今官家圣明,自不虞大权旁落……”
他已经抓住了军权,也证明了自己的治国理政水平,就连素来最难搞的外交,也玩的风生水起。
无论是南方的交趾、大理、西南诸蕃。
还是西北的吐蕃、党项、羌部。
乃至于北方的辽国、海东的高丽。
当今官家游刃有余的,处理着这些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事情。
用着种种手段,从中攫取着利益。
不过两年,无论是熙河还是广西,这两个过去天下公认的失血之地。
如今已表现出,成为新的财税来源的势头。
这样一位天子,自然不会担心王安石的新学对其统治的危害。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