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对地近距离攻击时,极易遭到敌方火力的毁伤,因此在防御方面也是动足了脑筋。该机机体坚固,飞行员座舱周围装有12.7~38毫米厚的钛合金装甲板,内侧还配有防弹纤维,机腹、风扇机匣、主飞行控制设备等主要部位也设置了保护装甲,全机装甲总重超过0.5吨,可承受穿甲弹或23毫米炮弹的直接攻击。油箱内外覆有化学防火阻燃剂,周围的泡棉中弹后会自动封闭,防止燃油外漏,输油管仅有仪表部分暴露在外部,减小被打击概率;其携带的空空导弹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防御能力。即便遭到打击,a-10设有两套液压控制系统和一套机械控制系统,足以使飞行员用基本飞行功能完成返航。而且该机在失去一个发动机、一只尾翼的情况下仍能飞行。正是这些细致而有效的元素,使得a-10具有较高的战场生存率,在作战中经常身负重伤还得以安然归来。
海湾屠刀
a-10原本是以华约坦克群为假想敌而专门研制的,但直到苏联解体时,a-10也没派上用场,而且f-15、f-16等先进的高速战机、擅于低空突击的武装直升机以及各种精确制导武器从理论上已经完全可以代替a-10的各种功能,使得美国空军对a-10非常不感兴趣。直到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a-10才拿起了真刀真枪,上演了完美首秀。
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先后派出了148架a-10进驻海湾地区,总计出动约8100架次,共摧毁了超过900辆坦克、2000辆其他战斗车辆以及1200个火炮据点,成为整个战争中效率最高的战机,而自身仅被击落4架。为了解决a-10航程短的问题,美军以距离科威特战区更近的哈立德国王军事城作为前线机场。而且由于伊拉克地面防空系统严重瘫痪,a-10的突防安全性大幅提升,每次出击平均可攻击4~5个目标,一个双机a-10编队更是创下了1天摧毁23辆伊拉克坦克的纪录。但伊拉克的高射炮还是对a-10造成了较大威胁,其专为坦克量身打造的gau-8/a航炮因无法接近目标而威力大减,所击毁的坦克中有90%以上都是“小牛”导弹的战果。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2页 / 共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