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推出了第一代超音速中型轰炸机b-5“8盗贼”,并计划研制3倍音速超远程战略轰炸机,令美苏在战略轰炸方面的竞争进入了白热化。
千呼万唤始出来
苏联的战略轰炸机研制要追溯到二战时期对美国b-29的“复制”。二战末期,美国制造了几乎完全是为了轰炸日本使用的b-29远程战略轰炸机,投放原子弹、火烧东京都是b-29的杰作。然而,b-29的航程还是不足够长。1944年7~11月,先后有3架b-29在完成任务后不得不迫降在苏联管辖地区,其飞行手册及核心技术被很快就苏联尽数掌握。斯大林果断放弃了1945年1月启动的远程轰炸机计划而组建了b-29仿制团队,推出了功率更强、航程更远的图-4,成为苏联战略轰炸机的始祖,也迫使美国研制了新机b-52。
仿制b-29的过程大大提升了苏联研制大型轰炸机的水平,加上苏联攻入德国后席卷了容克斯、巴伐利亚飞机公司的先进发动机,图波列夫设计局于1956年研制出涡轮螺旋桨远程轰炸机图-95,绰号“熊”。图-95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螺旋桨飞机,至今仍在俄罗斯空军服役,也当今世界上唯一一种仍在服役的螺旋桨飞机。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苏联解体对俄罗斯军事的毁灭性打击,因为再优异的螺旋桨飞机也无法追赶上喷气时代的潮流,苏联人也明白这个道理。
就在美国推出超音速轰炸机b-58的同时,图波列夫设计局试飞成功了苏联第一种超音速轰炸机图-22“眼罩”。该机装有2台涡喷发动机,可达1.5倍音速,主要携带核弹或常规炸弹,也可挂载巡航导弹。但图-22只能在高空飞行时才能实现超音速,而且高速飞行时航程和载重大大降低,这对于强调低空突防和长航程飞行能力的轰炸机可谓致命缺陷。尤其是在2倍音速战斗机已经大批量服役、而且雷达和防空武器日渐成熟的20世纪60年代,图-22的飞行高度和速度毫无优势可言,研制新型轰炸机迫在眉睫。
根据当时情况,苏联提出新机需要达到最大时速3000~3200千米,巡航时速2000~2300千米,航程6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1页 / 共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