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说道,“工业水平匹配是意料之中的难点,早在接触光刻机这个概念的时候我就明白了,在座的各位应该也都明白。”
魏本坚开口了,“那你为什么放心呢?问题不会因为被更早意识到就变得无足轻重。”
“如果是某个理论难点,那我还真的要头疼一阵。但你说华夏这个国家,在数据给足的情况下会造不出来一个东西,我是不信的。”
石磊还没来得及说话,李颜就马上接自己的话:
“就例如对准系统,如果我们能拥有一整套对准系统的所有数据,能弄明白里边每个镜片的作用,各位真的认为我们就是做不出来吗?”
没人敢在这时候表达否定观点。
“无非是多用一些材料,多用一些工艺试错。”李颜说道,“我们当前的目标不是实现量产,而是造出来。只要有一台,就有的是办法搞出来二三四五台。”“光源呢?”
“原理就在那,193n的波长还不算什么无法突破的难点。至于极紫外……我现在想做的,就是等哪天能搞定极紫外了,直接就能从duv的底子升级到euv。”
“我有点感兴趣……”魏本坚笑着看李颜,“为什么你执着于光刻机?我们华芯国际有些不同的想法,芯片不一定非要死磕光刻机这个技术,而且极紫外也不一定就是唯一的通途。”
“还有碳基芯片,光子芯片,量子芯片,甚至可以通过软件的提升变相提高芯片性能。”李颜说道。
“看来你确实做了不少功课。”
“碳基芯片显然是更遥远的成果,光子芯片跟量子芯片与目前的芯片并不是替代关系,一个是电子产业升级,一个是特定场景发挥作用。”李颜说道,“如果是我,也会同步推进这些研究,力争走到世界前列,但越是如此,我就越不可能允许有成熟的先进技术摆在眼前,我们却只有被卡脖子的份。”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