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不是靠一两家单位埋头苦干就能研究出来的,工业制造,没有一家大厂可以脱离产业链生产优质的产品。”
李颜再度点头。
“而且你要明白,尖端技术不是靠市场就能换回来的,真靠市场,换回来的全是二手技术,要淘汰的。造光刻机,需要一个同时进步的华夏光学产业,需要把短期收益让位于长远的产业建设,市场经济在这一点上是无效的。”
李颜还是点头。
“你知道当前巨头阿斯玛,当年怎么坐上这个位置的吗?”
“有了解。阿斯玛坚持了浸润式光刻法,成功续命摩尔定律,还直接击败了其他对手。算是赌对了。”
“‘赌’,这个字你用得对。”石磊也点点头,“但是成功不只靠‘赌’的魄力与运气。阿斯玛当年切换赛道投入几十亿欧,要是没有尼德兰和美利坚的支持,根本不可能顶住。”
李颜这次保持了沉默。
“上世纪末,极紫外光技术的研发已经快到死胡同了,美利坚为了分担在euv技术上的风险和成本,政府牵头,联合了多个国家实验室和技术中心,再加上本就在行业内呼风唤雨的巨头组建极紫外光线公司联盟。后来又吸纳了一大堆半导体大厂、芯片行业大公司以及美利坚本土先进光科技公司,完全就是个本国公司小团体。”
“所以阿斯玛能进入这个联盟,也是付出了承诺55%原材料从美利坚采购并建厂的代价,而等到他们终于得到关于极紫外光商业转化可能性大方向上的积极成果后,便解散了各自搞研究。阿斯玛只是最后抢到了先手,他们的‘赌’,在这种前提下才能成功。”
李颜的补充让石磊频频点头。
“所以,小李颜,你应该能明白,如果当年不是美利坚政府主导国家实验室推动极紫外光的研发,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独立发展出euv光刻机。”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