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是,今天真是遇到好人了。”他
', ' ')('\n
看了看董自华的女儿和儿子,又问道,“你就这俩孩子?”
“嗯,一个闺女,一个儿子,闺女十五岁,要读初二了。”
“不错,你看我带的这两个女娃,都是被人家遗弃的。”
黄师傅环顾四周,见堂屋不大,中间是客厅,两边是卧房,想必一间卧房住着夫妻二人,一间卧房睡着孩子。卧房和客厅的墙还是泥砌的,客厅一张长长的条几,两张方桌,一大一小,想必这也是穷苦人家。
“你以前做什么?”黄师傅问道。
“哎,日子过得不容易,我退伍回家后一直在家种地。”
“哦?你以前当过兵?”
“是啊,当年我当兵的时候,光荣得很,镇里徐姓的老镇长带着一帮人敲锣打鼓放鞭炮把我送上车,人们都心想,这娃现在出息了,结果呢,后来毛主席说,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我就又回家种地了。”
“后来怎么退伍回家了?”
“到年纪了呗。我那年在甘肃当兵,那时候中国和苏联边界不安宁啊,夜里我放哨,有一夜,我和下一个哨兵十二点换哨,结果那个哨兵迟到了十五分钟才来,我教训了他,第二天差点还和他打了架。我当时想,我手里那都是真枪实弹,万一出了事怎么办,幸好后来没出事,班长把那个哨兵批评了,后来他比我早退伍一年。”
“你打过枪没有?”那个年轻小伙子问,看来他的确舒服了些。
“嗯,机枪我都打过。我们当兵那时候,还要拉练,听说现在步兵都坐车,不跑路。我们那时,搞演习,我是机枪手,一夜从甘肃跑到内蒙。后来打枪,师长就趴在我身边哪,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小董啊,紧张不紧张?’我说‘不紧张’,其实哪能不紧张啊,子弹飞到哪都不管啦,哈哈!”
聊了一段时间,董自华就给黄师傅一行安排住处。董自华和黄师傅还有两个小伙子打地铺,两个女子挤在杨凤的床上,两个女娃挤在洪鹏姐弟的床上。这时候,月亮走到了正天空,把清凉的月光洒在董自华一家的房子上。风吹得很轻,牛角湾安静极了,可以听到艺人们的鼾声。
翌日晨,女人早早起来煮了一大锅粥,董自华提着半袋麦子换了很多馒头。黄师傅等人感谢不已,早饭后告别,说滴水之恩,日后定涌泉相报。事后,有人在清河湾遇见董自华,问道:“你那晚怎么把那些人接进家里,就不怕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