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神经,对一丁点动静都紧张得不行,几乎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地步。
李世民和李玄霸两人却仍旧散漫,让群臣又担忧又嫉妒,雪花般的抱怨飞入太上皇和太上皇后的宫里。
太上皇和太上皇后一如既往已阅不回,令人叹气。
民间不知道朝堂的“争斗”。他们仍旧在回味秋闱的隆重气氛。
清河崔氏自诩守业本宗的清河大小房、清河青州房三支没有子弟参与科举。
虽然他们看出了李唐对他们的不以为意,听了姻亲范阳卢氏的劝,不再矜持地等着李唐征召他们入朝。但越辉煌的宗族思想就越传统,他们认为功勋荫蔽入朝才是正道,科举是寒门士子晋升的途径。
世家子弟应当是优雅从容的。一群人挤在一起考试争夺名利,真是浮躁丑陋,不应当为世家子弟做官正途。
朝中许多人也是如此想。他们与原本历史中的房乔等人思想一样,认为科举让士子公开竞争求官,就像是斗鸡一样,选出来的人都太过浮躁,可能会过分追逐名利,才华可能有一些,但品德一定有瑕疵。
清河崔氏中郑州崔氏、南祖崔氏、许州崔氏却都派了优秀子弟科举,对“本宗”的约束嗤之以鼻。
他们派出的人少,只是因为担心有子弟马失前蹄,科举失利。第一次科举,参与的清河崔氏子弟必须全部中榜。
同为崔氏郡望,博陵崔氏与清河崔氏同气连枝,对科举的反应与清河崔氏相同。
博陵崔氏支脉不多,博陵大房到六房都自称本宗。支脉中仅有安平房比较显赫。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