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李婠又重复了遍:“请婆婆随我梁州去罢。”李道婆道:“宿州是我故乡,从我回家一天起,我就发誓,此生不离她一步,你自个儿回去罢。”
李婠不动,面露难色。李道婆道:“怎么,要赖在我这儿不成。”李婠道:“我有个难言之请,不知当说不当说。”
李道婆道:“都说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李婠回道:“还请婆婆勿传其他人革新之法!”
李道婆听此,蓦然垮下脸,直直盯着李婠:“怎么?想独占了去吃独食?赚了便要贪了全天下人的?”
李婠道:“从长远计,如果推广脚踏式织机于个人,女子只会被困在家中,日夜不停纺织,不得休,日后,商人会闻风而至,压低布价,官府也会收更多重税,于女子而言,只会更苦。女子进了织坊,每月有银钱拿,税收又坊内担着,此为大善。若其他织坊压低女子工钱,延长女子工时,也是不行,因着人往高处走,我这织坊开着,人便会往我这边来。如此,才能经久不息。”
李道婆只道:“愚人,愚人!你那些宏图大计我管不着,只是待你织坊遍布天下之日又是何时?十年?百年?期间,布匹求大于供,自能换得银钱使,日后的重利重税,怕还在梦中。”
李婠听后,再三思索,忙道:“是我愚钝了,只顾着前方,没见着脚下,还请婆婆谅解。”
李道婆摆摆手:“你不要我传出去,法子多得是,没有大大方方说出来的,我晓得你的意思。”
两人正说着,门外传来敲门声。不时,一个汉子出去验看,原是陈昌,三七忙出门去迎,接过伞为陈昌撑着,惊道:“二爷,您怎么来了?”陈昌道:“我见雨大,来接你家二奶奶回去。”三七一面迎人进来,一面道:“二奶奶正在房中,二爷要不您到厨下等等,我叫夏菱去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