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言,哪有打发下人去请的?我不敢自比刘玄德之类,但求才之心不差分毫。”
陈昌扶额:“那李道婆是孔明?”李婠回道:“与我而言,半分不差。”陈昌突然觉得有几分荒诞,一后宅妇人与他言论周公刘公之类人。
陈昌道:“可是缺银钱使?还是在宅里闷得慌?”
听此,李婠看着他,突然流下泪来。
陈昌用衣袖给她拭泪,无奈笑道:“怎又哭了?”李婠笑了笑,问道:“你可知道我爱看什么书?我志向何为?”
陈昌被问住,迟疑说道:“近来你倒是在看鬼怪异志之类。”他没说志向,一女子能有什么志向?嫁得好夫郎?
第42章
话说上回陈昌回了一句, 李婠大为不受用,心中涌出“俗子胸襟,无人识我”之感,因而立即沉下脸来道:“只是如今世道不好, 倘若我是个男的, 你且看着!”
陈昌听了, 好奇问道:“怎地?”
李婠冷声说道:“及第成名不在话下!为官做宰也未尝不可!”
陈昌听此哈哈一笑, 缓缓道:“自隋帝起, 以分二科取士, 至如今,除四书五经外, 扩到墨义、帖经、策问、辞赋、杂文六科,已有千年, 三年一考, 外加恩科, 取头名状元者,不过五百余人。而天下读书人何其多?现今每州三年也出不了十个。能中举者, 或才能上优,或能言善辩, 无一不是心坚之人,通才怪才也不少有。
‘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可不是玩笑话。那些识两字的书生爱写什么‘年少家贫, 弱冠中了探花,而立便封候拜相的’异想天开之言, 殊不知,如此能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