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他都是这么过来的,开学上课,放假支教。
后来他读了研,研究生要出研究成果,他的假期就没有那么清闲了,支教也只能暂时中断,然后全心投入研究。
后来上高中的孩子们基本都考上了大学。
有人想做研究,就跟莫金贵一样选择了理工类;有人想研读思想,研读马克思,就去学了哲学;有人想像最开始那批支教老师一样发光发热,去照亮祖国的角落,就去读了师范大学。
总之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
莲花村并没有因为孩子们的离开而变的衰落,它更加富强了。
学了农学的孩子回来让改善种植,学了工学的孩子回来做机器人减少劳动力,还有王二娃。
王二娃学了建筑,毕业第一件事就是给家乡修路。
莲花村终于不再闭塞,一条大路,让整个村子与世界相连。
修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还是修山路,但王二娃不怕苦,莲花村通向城镇的这条路,一修就是三年。
路修好的时候,村子里办了一场大宴席,庆祝他们整个村子都走出大山,庆祝他们村子从脱贫到致富。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莫金贵成了中科院的博士。
他发明出来的智能垃圾桶成了目前全民认可的实用型研究,成功让他这个人出现在了新闻报纸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