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李燕燕忙拦住:“今非昔比,为你我安全着想,不必拘泥于俗礼。况且……当初不告而别,我心里始终对将军怀有一分歉意。”
郑国昌重重叹了口气,道:“这件事……老头子我百思不得其解,小春上次来,说公主是为了回长安见崔侍郎,却又和岑骥那小子一道,来了镇州……”
郑将军毕竟不是小春,经验老道的他果然不相信这番说辞。
李燕燕让小春在外守门,跟着也坐到火坑边,说起自己如何看穿王磐心怀不轨、河东将有内乱,又如何利诱岑骥带自己逃脱,之后又如何上了白石山——除却重生一事,尽可能坦白地交待了一年来的经历。
听完,郑国昌沉默许久,长叹道:“殿下目光长远,可惜……唉,倒是岑骥那小子,从前在禁军就不安分,总想溜,我看他是可塑之才,有意多留在身边,想着言传身教,有朝一日能让他成为大周肱骨,没想……他终究还是走上了这条路。”
“不过……”他揉了把脸,目光里多了分锐利,“不过现今,周室衰颓,倒说不好是哪条路更好走了……”
李燕燕轻咳,“对此,我不能认同。固然中原大乱,王族同室操戈,传国玉玺下落不明,二哥引狼入室,皇陵被毁……可过去一年,四哥南下闽浙笼络人心,又有崔侍郎在山东、淮北稳扎稳打,如今淮南政局稳固,情势向好,军民一心,正待反击,将军何以早早言弃?”
郑国昌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形容肃穆。
“军民一心,正待反击?”他大笑,“殿下不必诓老夫,我老了,也残了,有些藏了半辈子的话,现在也不怕说出来了。”
“我十岁出头就上战场,跟着庄宗皇帝南征北战,功劳不多,只是运气好,侥幸活到这个岁数,才混成了别人嘴里德高望重的老将。庄宗在世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