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会对只能给老太子守陵一辈子的废太子下手。
就是不知道废太子能不能体会到楚皇最后的慈父之心。
废太子后,没等十几个儿子和几十个孙子,为争夺储君之位开始行动,楚皇就在大朝会上宣布,楚国会对赵国投降,但他不做亡国之君,让襄王替他做亡国之君。
楚皇当场下旨,立襄王为新太子,册封过程一切从简,只用了半盏茶的时间。
然后立刻让襄王写下降书和国书,八百里加急送去咸阳。
楚臣曾试图阻止楚皇,却突然发现,当楚皇打定主意要做某件事,比如要对赵国投降时,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阻止。
他们心中很清楚,九州仅剩的三国中,楚国的境遇有多尴尬。
如果非要在赵国和陈国之间选择,当然是选择从来没坑过楚国,起码没主动给楚国设套的赵国。
而且赵国已经吞并卫国、东梁、西梁、翼州、兖州、青州,从来都没滥杀无辜,也愿意启用降国之臣。
……也不是不能接受。
楚皇以‘楚国在楚赵联盟中背信,赵国未必肯接受楚国的投降,所以要立与赵国皇族交情颇深的襄王为太子,让襄王亲自写降书。’为理由,非要立襄王为太子,楚臣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他们当然希望与他们沾亲带故的皇子,或者皇孙能成为新太子,替楚皇成为亡国之君。
以从前的经验来看,亡国之君都能成为赵国的亲王。
但他们无法承受,他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