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军。
与咸阳达成共识后,青王就命各地整理驻军花名册,必不可少的驻军只留一半,空出一半的位置给赵军。
除此之外,再留二十万能随时调动的青州军。
这二十万青州军。
青王带走十万,到达青州后,这十万青州军会转路梁郡,在梁郡驻守至少三年。
剩下的十万青州军留在青州,调动这十万青州军的虎符一分为二,一半交给重奕,一半由青王世子保管。
梁王正带着在翼州境内的西梁军火速赶来,青州空缺的军防都由西梁和东梁籍的士兵补充。
地盘越来越大,赵旗插在兖州和青州的城墙上后,整个北地都被赵国掌控。
不可能只用幽州官员和赵军管理、守卫所有地方的情况下。
相比较而言,相互交换各地的驻军,是在不影响治安的前提下,防止暴动的最有效方式。
宋佩瑜在兖州和青州的文官调动上,也采取这样的办法。
从前,无论是卫国、双梁还是燕国,文官的任命都采取当地官员加赵国官员的组合方式。
如今轮到兖州和青州,赵国多年来培养的文官已经差不多消耗殆尽。
而且相比卫国、双梁和燕国的文官,兖州和青州的文官对赵国文官有称不上强烈却很明显的排斥。
这个时候,兖州和青州不仅缺少大量能保持两个州基本运转的文官,还缺少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