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老板的困境就是员工的机遇。
沈怡通过与小冯交好的结构一所员工搞到日和101全套设计资料,硬挤出时间分析研究。
把握机会离不开能力,她在民兴时专做高层项目,积累了丰富经验,经过一个月加班加点推敲验算,得出优化方法。在12月20号这天早上挂着粉底盖不住的黑眼圈走进魏景浩的办公室。
“魏董,我听说日和101项目的结构方案陷入瓶颈,前阵子抽空研究,找到了几个应对缺陷的办法。”
魏景浩正面临甲方最后通牒,任何毛遂自荐都被视作转机,认真听取阐述。
沈怡对框柱截面进行了调整,降低了含钢率,能为外框柱共节省7000吨钢材。使腰桁架沿塔楼高度均匀分布,结合避难及设备层,可增加外框架的抗扭性能,从而减低扭转效应在地震作用下的不利影响;在37~39层、55~57层、73~75层设置三道伸臂桁架,同时在相连伸臂桁架的剪力墙中设置剪力墙暗桁架,加强了结构的整体性、增大了结构的抗侧刚度。伸臂桁架采用后连接方法,直至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及大量轴向变形差产生后才把伸臂桁架连接,由两根斜杆组成伸臂桁架,传力路径简单直接,伸臂桁架于核心筒内贯通,核心筒内钢柱上下延伸,并设置栓钉传力至核心筒。
这些措施的确能有效改善原有方案的缺陷,魏景浩喜出望外,连忙召集全体结构所负责人开会讨论。三人行必有我师,结构一所所长秦志胜在沈怡的方案里总结出不足。
“按照规范,这栋楼的层间位移角需要控制在1/500,即使在y向加了斜撑、和五道腰桁架,三道伸臂,仍无法满足限值要求。因为这个结构高宽比太大,珠海的风荷载也很大。假如坚持控制在1/500,那么在已有构件截面的基础上,要将南北侧墙体厚度由原来的2米调整为2.4m,同时加大南北侧柱子截面,这不仅会减少建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