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力干什么不行,非要搞复国。
根据周承弋的了解,前朝一共不足两百年,历经七位国君,前头三位命长的直接占一半,从开国到盛世,然后就开始后继无力,一直到亡国的后一百年,那真不是简简单单一句拉胯可以点评的。
国君昏庸无能,国政太监权臣把控,还有后宫干政,皇帝成了傀儡,随后群雄割据,一年少说有二三十次小规模起义真是有东汉末年之乱,又有宋朝国力之羸弱。
占据着中原广阔的土地,有着庞大繁盛的人口,却谁也打不过,只能卖先祖打下的江山求以苟活,硬生生把自己搞成了个弹丸之地。
周承弋完全不知道这么的国家,怎么这么多人想要光复呢?
虽然萧国也出了先帝这么一个将好牌拆稀巴烂的昏君,但他便宜爹接手之后都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按照对历朝历代国运的推演,如今正是萧国中兴之时。
《太平广记》上讲: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这些人真有意思,生在太平盛世,却非要闹出些乱子来,乱世来了,也大抵轮不到他们光复,只是给他们做踏板,令百姓劳苦。
怎么想的?周承弋撇了撇嘴,是真不明白这些人怎么想的。
兴许,便是觉得自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皇帝这话说的意味深长。
周承弋警觉,有人将房观彦的身份泄露出去了?
皇帝不置可否,只道了句,待到沧州事情了了,朝中腾开手,必然叫他们再也蹦跶不起来。
此话题就此打止。
萧国兴盛已然是大势所趋,周承弋看这个鸿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