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海棠小声问:“陆爷爷,若是陆家家眷无事,兴许开春后就要返乡了。您要不要去瞧瞧他们?从前他们自以为高高在上,不把您放在眼里,但如今他们落魄了,想必不会再不知好歹地怠慢您了。”
陆栢年笑笑:“他们见我能平安无事地留在京城,兴许会换上殷勤的笑脸,可那又有什么意思呢?不过是虚情假意罢了。我要他们的虚情假意做什么?”
海棠又道:“陆家有那么多人,难道个个都是虚情假意之辈?陆家能出您这样的清正君子,未必就不会再教出懂事的好孩子来。只是如今陆家遭了难,不管是好孩子坏孩子,都注定要一并沉沦了。也不知道他们如今日子过得如何,是否因为失势就受了欺辱?”
陆栢年默了一默,没有说话,反倒拿起了手中的文章:“小金如今文笔大有进益了。先前我们几个老头子给了那么多书,让他自个儿看去,我还以为他心思不在这上头,会胡乱应付,没想到他还真的用心将那些书里的内容都记下来了,也跟着名家大儒学了不少写文意的诀窍。比起还在长安的时候,他眼下的文采已经改善了许多,虽然还有几分不足,但那也是因为他见识有限的缘故。比起许多年龄相近的学子,他这样已经算很不错了。”
看了这些文章,陆栢年是真心觉得,明年恩科乡试,金嘉树是有望上榜的。
海棠闻言,便也拿起桌面上的其他几篇文章细看。她也是正经读过几十年书的,上辈子也曾学过八股文章,只是并不擅长罢了,但文章好不好,她还是能判断得出来的。看了文章,海棠就知道陆栢年所言不虚:“确实,许多论据都有条有理,逻辑通顺,还带着一股气势。”她顿了一顿,“光是看书,金大哥未必能有这么大的进步。他在宫里住过几个月,一直陪伴在新君身边,是不是那时候跟着耳濡目染,看到了先帝与内阁是如何处理政务的,便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陆栢年若有所思:“你说得不错。我也觉得他如今文章中大局观很好,有些想法高屋建瓴,不是从前见识浅薄的少年人可比的。他在宫中伴驾数月,哪怕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休养身体,所学也远远超过他在我们几个老书虫身边学习数年所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