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交错分流,部分人更多考虑修行者,并不断向上精研突破,尽可能推高相关境界与功效。
另有部分人,则更多倾向于向下推陈出新不断钻研,注重普及,服务于中下层修士,甚至于没有修为在身的平民。
今日同聂放参会者,有他本人亲传弟子之一,其名牛谷寿。
这位玄机观牛长老,正是既倾向于中下层法宝、法器普及简化,又更倾向于“日常民用”方向的道家偃师一脉高功长老,乃相关代表人物。
不限于农用、医用的各种相关方向,牛谷寿都有不俗贡献。
其人在如今人间已经声名鹊起,但也伴随一些争议。
聂放倒是视对方为得意之徒。
卓抱节看着与会众人,便不时想起自己当初和聂放等少数人一同聆听师父雷俊教诲时,雷俊偶然说过的一些话:
“世间修行者当体恤民力,不牵连无辜,更遑论滥杀。
但除了贵生之心,也很难要求修行在身者转而甘愿奉献,服务于俗世之民,修为越高越如是。
规范赏罚强令行之,甚至或明或暗操弄人魂自是可以,但贫道不为。
自然,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如贫道和天瑞居士等人,即便无心似昔年天宫旧属、人间道国一般,但只要有些心思倾向流露出来,人间或多或少自会有响应之举。
于民有益,不违己心,不伤天和,贫道自不会反过来杜绝类似事。
其实,于这世间而言,我辈少些干涉,沧海桑田,百年、千年以降,凡俗百姓也有可能产生长远的发展。”
卓抱节回想雷俊昔年所言,心下常感慨不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