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大堆各种家用电器的零件, 苏榆自己动手组装好,根本没有韩尚插手的余地。
因为心里头压着事,苏榆暂且没心思装扮新家,这边买东西都要去五里之外的莫干镇,苏榆找英子借了自行车,和韩尚两人去了一趟镇上,一是观察镇上居民的生活情况,二是买些粮食和蔬菜。
只一天时间,家里就能开火了。
晚上吃到爸爸亲手做的牛肉面,妙妙无比的开心,她现在正是能吃能睡的时候,白天苏榆铿铿锵锵敲的那么响都没有把她吵醒,一觉醒来正好赶上吃晚饭,从京市带过来的挂面,她自己吃了小半盆,丝毫不比男孩子少。
今天在街上碰到一个卖风干牛肉的牧民,老牧民牵着马,脸上的沟壑很深,一笑露出豁口的门牙,苏榆在他那买了一大块牛肉,回来用水泡开,和土豆一起炖了好久,即便没放任何调料只简单放了点盐,味道依旧很好。
这边的风气似乎比京市开放许多,镇上有正规的菜场和粮店,但丝毫不影响牧民在街边摆摊,其中不乏牛羊肉,看大家习以为常的样子,苏榆顿时明白,恐怕边疆的日子并不如自己想象中的艰苦。
前几年全国已经开始普及使用煤气,京市只有部分高收入职工家庭才用的起,在这边则非常便宜,家属院里每家做饭用的都是煤气,算是员工福利之一。
除了风沙多些,气候特别干燥外,总的来说,疆省油田的生活并不让人难以接受。
说是让在家歇几天,其实完全闲不住,办好了入职手续,苏榆编入韩尚的调研队伍跟着一起去了油田,赵秀娟被安排到了油田的广播室,她那个播音腔可比这边的广播员规范太多,几乎是一开嗓就瞬间吸引了许多的听众。
当天晚上,关书记还让人在员工食堂搞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