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说起来还是苏总工家的这个最省事,只有尿了才哼哼两声,你给她换了立马不闹腾,不像李小莲家这个,怎么哄都是哭,有时候都想把她扔那不管了,这孩子恁气人。”年轻点的保育员扶额伤脑筋的说。
“忍着点,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人家把孩子送来了,咱就得给看顾好,这样才对得起拿的这份工资。”年龄大些的那个劝着道,她生了两个孩子,对于照看孩子颇有经验,早已经见怪不怪。
杨舒一走,一家三口的日子恢复正常,一个带孩子一个做饭,搭配着干活倒也不算忙乱。
腊八这天晚上,韩尚终于从地铺搬回了床上。
素了将近一年的人,今晚终于让苏榆体会到了什么叫冰火两重天。
第55章 婚后三七
苏榆有时候觉得, 五十年代被评为建国后人民幸福指数最高的时期完全不过分。
刚摆脱了压迫与不公的劳动人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有着稳定的工作与收入, 没有房子和车子的压力,房子不够住了厂委和工会会想办法,吃住都在厂里, 也没有徒步几十里上班的奔波。
尽管生活依旧不算富裕,餐桌上也不是顿顿能吃上肉,但这种现世安稳却成了常态。
苏榆觉得最不可思议的是,女人孕期的时候男人根本没地方出轨。
就连斜对面杨明村,在钱梦芸怀孕的时候或许动过花花心思, 但在家属院绝对没有这种思想生根发芽的土壤。
组织是真的什么都管, 没对象给你介绍对象,没有住处,费尽心思建家属院,旨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但如果思想出现问题,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