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殷忻亲自去户部、兵部、工部,以及盐政衙门、铁政衙门等有钱的衙门,甚至亲自登门去封堵内务府总管大太监的家门口,扣扣索索的弄来数量不等的银子,然后着身边的小太监,跑去民间的苗圃,用宫廷特供的名义,强行压价,采购一些小树苗,然后胡乱的种在焚天城北面,和几处大漠戈壁滩相接的山岭中。
这里头,究竟漂没了多少银子,谁也不知道,就连太后老圣母手上最得力的几个秘谍衙门,也没能算清楚,殷忻这些年究竟从中伸手了多少。
反正,焚天城内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就宝林处成立后,短短三五年的时间,殷忻的亲生父亲,那个没什实权的空头子王爷,府邸面积扩大了五倍,名下多了近百万亩良田,城外的温泉庄子也有了三五处,顶好的猎庄、农庄等,也有了十几处产业。
就焚天城内,最繁华的十几条商业大街上,殷忻的亲爹名下,也多了近百处商铺。
对此,出了三五个清流御史,有气无力的上点帖子,劝诫殷忻不要‘与民争利’之类老生常谈的废话,就连太后都懒得搭理的——堂堂大玉朝的皇帝,弄点下三滥的手段,贪点钱而已,这算什么呢?
而且,皇帝陛下贪钱,又没有拿去蓄养私兵,私蓄死士之类的,他拿着这笔钱,去补贴自己的亲生父亲,给自己的亲娘多打造了一些金银首饰之类的,这是‘纯孝’啊!
因为太后老圣母的默许,内务府宝林处,就成了焚天城内极特殊的一个衙门。
最近两年来,宝林处的小太监们,简直成了人憎鬼厌的过街老鼠,他们就好似从十八处地狱里爬出来的讨债鬼,往哪个衙门的门口一站,嘿,你乖乖的掏钱就是了。
宝林处衙门周边,不要说官儿、百姓,乃至驻军、巡捕之类的不愿意靠近,甚至就连乞丐,都起码隔开了一里地绕行——曾经啊,就有乞丐带着刚讨来的十几个铜钱,带着两个热腾腾的肉包子从宝林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