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谢骛清颔首,对她轻声道:“你不讲,我都不知道,想经营电车,还要先建电厂。”
这就像想开卤肉店,却要自己先开养殖场,想卖衣服,自己先种棉花,令人无法想象。说到底还是底子薄,实业须一步步来,须有人铺地基,打基础,无法速成。
她这两年一旦想开拓什么,都能深刻感受到二叔和哥哥当年开拓航运的艰辛。
“等南北统一了,何小姐也去南方建更多的电厂,”读书的看着远去的当当车,说,“我们给你打通南北,你建厂子。我们那里河多,水更多。”
“好,”她笑,“一言为定。”
车到烟袋斜街,何未让司机停下。
前排司机和读书的紧张着,怕谢骛清下车。
“你在车上等我?”她在热闹的地方,倒是有这个戒备心。
谢骛清径自打开车门,下了车。
他来北京三次,第一回急着去打仗,只看了眼深夜德胜门城楼,第二回急着去打仗,看了眼夜色下的安定门。
而第三回,仍是急着回去打仗……他却想最后陪她走一回阳光下的四九城。
这附近是京中的“小琉璃厂”,清朝一覆灭,那些王公贵族没俸禄没前程,又不会做生意,都到这里变卖古玩字画。宫里的太监们也常偷了宝物来卖,被生生卖出了一个文玩市场。
不过她来,是想去晋宝斋买二叔最喜欢的盒子菜。
精雕细琢的木盒子里边有各式的酱肉火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