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生辰日,该去消遣的。”
“每天都在陪着人消遣,今日不想去了,”她合上报纸,“以后办公室不要留报纸,多准备些无关紧要的书。不然被有心人看到,要找我们麻烦。”
经理谨慎应了,收走报纸:“职员去报社送船票,顺路带回来的。”
航运公司在一个四合院儿里,是昔日何二家,二叔买下官宅后,将此处做了办事处,离报社所在的宣南不远。宣南一带是闻名全国的地方,是文人荟萃之地。过去有“宣南士乡”的说法,入京赶考备考的学子住在这里,而如今,这里和《申报》所在的上海望平街齐名,是中国的两大报业中心。
北京这里最有名的报纸就是《社会日报》和这个《京报》,两个主编不是经常在牢里走一圈,就是被下格杀令。
她在家里心乱,想来办公室找些事情做。
北京办事处空了一个月,堆积了许多账目。除了会计,在整个办事处只有她看得懂。
过去她最头疼学这个,有一日家里的老账房先生说,那些前清王爷、达官显贵们的家产败得十分快,有生活奢靡的缘由,也有他们本身不会算术,常被家中账房糊弄的缘故。旧社会里的公子文人以不摸算盘为荣,对他们而言,那一双手就是用来捧书写字,握杯持筷的。
她被老账房先生一说,倒有了学的兴趣,渐学出滋味,入了门。
她捻着精巧的玉算盘珠子,看账入神,经理叩门,说家里有电话过来,但接不通办公室这里的电话机。何未看账目喜安静,习惯将电话线拔了。
她插好,拨回去,接电话的不是莲房、均姜,而是七姑姑。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