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细回忆下,想到那年在六国饭店见俄公使,在西餐厅见到七八个局促躲难的年轻人……有这一张面孔。
“那年我们给少将军添了麻烦,没来得及道谢。时隔两年,这句谢终于说到了。”记者感慨看这个恩人。
那年京报的文章得罪了人,他们几个走投无路,听说谢家的少将军入京,贸然去求助。谢骛清面对几个年轻人的无措,嘱人在六国饭店付了房钱,让他们住进去避难,叫了两个兵士守着。等风声过去了,他又挑了个时机说了两句情,让这件事过去了。
后来这些年轻记者们离开饭店,想感谢却再见不到谢骛清本人了。
记者方才在二等车厢上车时,听人议论说谢少将军从奉天回来,就坐这趟车入京,特地穿了几个车厢过来见恩人。
“将军这一回冒着风险北上,我们都晓得的,”记者神情郑重,轻声道,“请将军为了家国,保重自己。”
谢骛清微笑着点头。
从头至尾,林骁等人都在防范这位记者,对他们来说,任何人都有可能是潜在的威胁。记者是个知晓事理的人,不想让军官们紧张,又是深深一鞠躬,告辞而去。
等这位京报记者走了,她问:“你怎么做人质,还能给人求情?”
谢骛清笑笑:“我这个人质十分要紧,还是有几分薄面的。”
她笑了。倒也是。
回到车厢,何未仍心里感慨。
“你消失了九年,仍能让人记得你是个好人,问你求助。哪怕没见过面,都相信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