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找暑假工时,梁珂齐就和表哥罗刚相处过近两个月的时间,对他的认识更加深刻。
比如他那间屋子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以及他自己作的笔录。
用梁珂齐回家和哥哥梁文聊天时提起的话来说,‘比我读大学的所有书籍加起来还要多’。
可想而知,这样一个勤奋努力学习的人,终于赢来了自己的回报。
而梁珂齐母亲等这些上一辈的人对这两个一年出生的小辈的评价可谓天差地别。
单单是他们的爷爷去世时两人给外人的形象就截然不同。
罗刚回到家,烟花爆竹噼里啪啦响了有半个钟,更是从出现开始,三十多块钱一包的香烟洒水似的递给每一个身旁的人,并对做道场的先生表示衷心的感激,一人递过去一包香烟。
而罗建回到家,既没有上烟打招呼,连烟花爆竹也没放一个。实际上他也放了,不过是在晚上放的。
事后,梁珂齐的母亲曾评价过,罗刚最多花了一千块钱,就把所有面子全部撑起来了,周围四下的人都觉得这人为人处世很好。
可罗建同样也花了一千多块钱,可没有放在场面上,还被众人一番评价。
倘若没有罗刚珠玉在前,那么罗建的所作所为也无可厚非,可偏偏有了个前后对比,瞬间就显得天差地别。
有时候不是你想不想攀比,而是总有人会将你拿出来和别人比。
所以我们从小到大都会听到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这类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