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五天之后了。
五天!五天里,还要多大的变数在等着他们?
先有垣军攻城,再有魁梧将军反叛,两股势力皆是来势汹汹,让远在汗王城的汗王心中大骇!
这一刻,他终于打从心底的开始后悔,为什么他们要去攻打垣国,为什么要去触那垣国的眉头!
谁能想到那些瘦弱的垣军疯起来,竟是完全不管不顾,直接杀到了他们的地盘上,还策反了他们的将领!
汗王开始慌了,实在想不出对策,只能召集大臣们前来商议。
大臣们的建议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主战,一种是主和。
主攻派的意见也不一致,有些人认为此时大汗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了乌古鲁那边,所在汗国的精锐远不及,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合附近的国家,一起抵抗垣国;有些人则认为和其他的国家结盟,无异于引狼入室,是万不得已的下下策,应该想一个更稳妥的办法,比如诏安魁梧将军的军队,说服魁梧将军,先一致对外,将垣军赶出国土,再谈其他;有些人觉得和谁结盟都不妥当,不如直接开始征兵,从现在开始训兵练兵,应该能赶得上
主和派们的建议就简单多了,只需要写一封求和书,要么派使者将求和书传给那批攻入汗的垣军,要么让使者将求和书送到垣国皇城。
历年来,每一次两军交战,眼看着汗军节节败退,实在打不过了,就会写上这么一封求和书,写得次数多了,就连求和书的格式套路都总结了出来,比如开篇应当如何,首段应当如何,篇中应当如何,文末应当如何唿应,最后再写一个落款,盖一个红章,一篇洋洋洒洒的求和书就出来了。
有些时候被安排写求和书的文官犯懒,还会翻出以前的范本,照葫芦画瓢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