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春礼上要念的颂词给涂花了,那颂词等同于皇旨,颐郡王府的另三个哥哥在东宫的宫门跪了一地,给官家请罪,但官家谁都没怨怪,只叮嘱宫人不要把此事说出去。隔日一早,官家着太子服,到了春礼上,竟然把那聱牙戟口的颂词一字不差地念了出来。后来,要不是东宫的小黄门心疼官家多说了一句,臣妾都不知道,官家担心颐郡王府被责罚,一宿没睡把过去几十年的春礼颂词全看了一遍,发现惠政院的春官居然偷懒,每隔二十年就用回同样一份。”
“那时臣妾就觉得官家不一般,看着静静的,话也很少,但无论遇上什么事,总能不声不响地想出应对的法子。”
后来事实的确如此。
赵疏初登帝位的几年那么难,可是他还是一步一步走了出来,兑现了他当初在先帝病榻前的承诺,找到了他要的真相。
常人也许只看到小昭王与玄鹰司是如何排除万难地厘清案情,却不曾想过,在这一程风雨里,那个高坐于宣室殿上的皇帝给予了他们怎样的支持,朝堂异声如万丈涛澜没顶,他每一次力排众议的坚持,才让他们所有人能够坚定地迈出每一步。
“是啊,你是知道朕的。”赵疏越过龙凤案,握住章元嘉的手,“所以你再等等,朕总能想到解决法子。”
章元嘉垂着眸,“表兄都和官家说了吧。”
章鹤书曾经雇庆明的一名匠人仿制士子登台名牌,而今东窗事发,章鹤书不得不托章元嘉送信京外,请那名匠人尽早出逃。章元嘉后来将这封信交给了谢容与,玄鹰司卫玦等人连夜离京寻找证人证据。
可惜卫玦晚了一步,那名匠人早在一年前就去世了。
宣室殿夜审过后,真相水落石出,每个人都要面对自己的因果,谢容与不是个多嘴的人,向赵疏禀明禀完此事后,只说了一句,“娘娘不告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