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有的匪患好解决,县衙上山游说几句,当家就带着小喽啰下山找正事干了;有的匪患不好解决,当家的不肯放弃自己地位,藏在深山野林里成日跟官府对着干,时不时下山打家劫舍。还有的匪患,就是像耿常这样的,舍去点好处,跟官府、商客互惠互利,相安无事反而数年长青。
“耿常上山前,我就是竹固山上一个匪寨子的当家,耿常上山后,整合了竹固山十多个寨子,自己做了新的当家。他这个人,有点本事,对待我们这些老当家,不杀不赶,反而个个敬为长老。”
什么叫长老呢?年纪大,辈分尊。
长老能掌权吗?一座深山也是一方江土,江土都易主了,“前朝皇帝”不杀就不错了,怎么可能放权给你?
“十多个旧的匪寨子,就有十多个长老。有的长老咽不下这口气,自己走了,有的长老忍下来,甘心屈居耿常之下,就混个堂主、长使来当。至于我么,我当年上山,就是因为吃不起饭,到了昭化年,日子明明过好了,耿常却不愿下山,照样做竹固山的大当家,还自称是义匪,我就有些瞧不上他。可能因为那时竹固山只剩下我一个吃闲饭不干正事的长老吧,他也瞧不上我,任我一个人在西山里住着自生自灭,连寨子里来了新人、贵客,他也不介绍给我认识。”
或许也正因为此,在日后那一场堪称屠戮的剿匪中,葛翁才得以幸存下来。
“这样的日子过了大概好些年吧,直到昭化十三年初,蒋万谦上山了。”
葛翁说到这里,目色有些茫惘,“耿常结交广,讲义气,其实那年间,与他结交的商人有很多,我几乎都不认识,只一个蒋万谦,因他是上溪本地人,当年打过几回照面,所以我对他有几分印象。
“上溪穷啊,蒋万谦少年时,也就是个穷小子。不过他因为长得好,又有几分头脑,后来去东安谋生,被一户富商家的小姐瞧上了。那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