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学习的重要性,他们从未想过还可以通过这样的途径改变身份,于是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有条件的花点钱请个秀才来教他们认字,没条件的就把每一期的报纸收集起来认上面的字。
趁着这股风气,曹瑞文在长安城内建了五所学堂,专门收五到十岁的孩童,可免费入学,自带伙食,每日上四节课,一节识字,一节习武,一节算数,一节背诵四书五经。
一开始家长们是犹豫的,家里的孩子虽小,但也能充当半个劳动力,做做家务,照顾弟妹,可免费上学的机会如此难得,不送孩子去也太对不起朝廷的恩泽了。
孩子他爹,咱家虎子刚好满五岁,他这么聪明,光是看别人的报纸就学了几十个字了,隔壁家的大牛二牛还花大钱去上私塾呢,如今有不用钱的学堂,咱们肯定得让他去上啊。
可他去上学了狗子就没人带了。
不怕,以后我去哪背着他去,不会耽误干活的。
那就去吧,我得去问问这入学得准备些什么,总觉得朝廷没这么好心,说不定只是不收束脩,改成其他明目收费呢。
那你赶紧去问问,街头的安秀才懂得多,问他肯定知道。
孩子他爹背着手走出门,然后发现街上都是出门打探消息的邻居,谁家都心动,可谁都不敢轻易去填那个报名表,就怕里头有陷阱。
哐哐哐一阵急促的敲锣声传来,大家驻足,见到两名顺天府衙役沿街走来,高声唱喏:想送娃子上学堂的就快去报名,这条街隶属第四学堂,今年只招收一百个名额,名额满了就不收了,先到先得
众人互相对望,然后有人高声问道:大人,真的不用交束脩费?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